■融媒体记者 唐筱葳
通 讯 员 马 倩
推着婴儿车漫步在小区,道路两侧草木葱茏、花开似锦,置身其中,32岁的新淮安人李先生心潮澎湃:“我和妻子都是外地人,能在花园似的小区里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多亏有住房公积金!”
据介绍,李先生大学毕业后来淮安就业并成家,从租房居住到拥有一套90平方米的两居室,还清首套贷款后,又购买了120平方米的三居室。他说:“9年时间,这里有我的牵挂和期盼,我心归处是淮安。”
安居乐业,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最本真的诉求和最深切的渴望。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这不仅是李先生9年来幸福生活的变奏曲,更是近年来淮安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倾力助民安居的最佳诠释。正如该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彭少卿所说,近年来,淮安公积金人始终秉持“更普惠、更便捷、更安全”的发展理念,着力扩大住房公积金普惠范围、优化住房公积金服务环境,用心用情书写宜居乐居的民生答卷。
归集扩面打好“组合拳”让居者有其屋
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今年6月,当办完新房公积金贷款手续后,朱女士喜不自禁:“没有工作单位,也能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上房子,这在前几年根本不敢想!”
朱女士的购房“福利”源于淮安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的实践。2020年6月1日起实施的《淮安市自愿缴存住房公积金管理规定(试行)》明确,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个体工商户和自由职业者,符合一定条件均可自愿缴存住房公积金。文件出台不久,朱女士成了淮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近两年每月缴存公积金1000元,后与在单位缴存公积金的丈夫共同办理60万元公积金贷款,顺利买下首套住房。
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面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及新冠肺炎疫情给归集扩面工作带来的影响,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按照“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建立归集扩面新机制,分阶段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保障需求,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积金缴存全覆盖的基础上,逐年扩大非公企业缴存面,并于2020年将自由职业者纳入政策红利的覆盖范围,公积金普惠范围持续扩大。
强化协同合作,公银联动成效显著。发挥商业银行资源优势,出台《住房公积金专户存款竞争性存放管理规定》《商业银行承办住房公积金金融业务考核办法》,将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成果纳入存放指标并增加考核比重,鼓励金融机构向首次建制缴存企业提供金融增值服务,同时建立月通报、季总结、年考核的动态管理机制,形成争先赶超的良好局面。
坚持分类指导,“双百企业”稳步推进。梳理百人以上未建制企业及建制缺口百人以上企业作为重点扩面对象,逐一上门了解情况、宣讲政策,优先拓展质态良好的企业,对确有困难的企业实行分步建制,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允许缓缴或降低比例缴存公积金,对恶意侵害职工权益的企业启动执法程序。该中心主要领导牵头挂图作战,按月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双百企业”建制,目前年初排定的百人以上未建制企业建制率超过60%。
用好各类平台,政策宣传深入人心。加强舆论引导,通过“线上推送、线下推介”融合宣传,提升住房公积金宣传效果。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等,以小微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讲政策、提供服务。通过短信服务平台,分门别类向缴存职工及尚未建制企业职工推送与公积金相关的政策。打造网格化交流平台,工作人员“一对一”服务,实现宣传常态化、精准化。建立联动宣传平台,联合受托银行走进县区,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政策宣讲。
据统计,近3年来,我市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14.81万人,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等非公有制缴存单位职工占比进一步提高。
聚焦民需念好“用”字诀
让居者优其居
从涟水县乡镇来到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某企业打工,小金和小凌夫妇一直租房居住,铆足劲攒钱想在市区买套房。“我们终于在城里扎下根了!”日前,小金和妻子用公积金贷款70万元,在清江浦区买下首套商品房。小金激动不已:“在经开区打工七八年,由于收入有限,总觉得购房无望,没想到淮安调高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再加上两人积攒的30万元,正好凑足了房款。”
小金和妻子享受的是今年5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动态调整机制的购房红利。通过动态调整机制,将贷款最高额度与住房公积金个贷率、资金净流量等资金流动性指标挂钩,首套首次、第二套住房或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最高额度将分不同档次浮动,充分满足职工刚性住房需求,防范化解住房公积金流动性风险。
“住房公积金不仅在于建、更在于用。”市公积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心始终把握“房住不炒”定位,围绕“住有所居”“住有宜居”目标,用足用好公积金惠民政策,特别是把新就业职工、低收入群体作为使用扩面的重点,支持刚需型、改善型住房贷款需求。
优化贷款政策,保障力度不断加大。根据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及我市住房公积金运行情况,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扩大制度普惠范围。适时出台贷款保底额度、代际互贷、还贷率系数等贷款政策,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支持力度。支持共有产权房建设,将在本市缴存公积金的单位新就业职工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用于购买本市共有产权房的,贷款额度上浮20%。今年以来,在实施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动态调整机制的同时,降低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首套首次及二套再次均为20%;提升高层次人才贷款额度,最高可达基准额度的4倍。数据显示,今年7月,贷款发放笔数较新政策出台前的4月增长50.54%。
突出以人为本,提取范围适当扩大。细化住房公积金提取政策,扩大保障范围,支持职工购建自住房、偿还购房贷款、无房租房、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及“4050”人员提取公积金,城市低保职工纳入公积金提取使用范围。今年以来,进一步放宽租房提取公积金政策,职工通过线上渠道申请,无须任何证明材料,实现“零材料、自动批、秒到账”,并阶段性提高租房提取公积金额度,本年度单方、双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分别为12000元、24000元。“这笔钱就像‘及时雨’,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受疫情影响,张女士收入减少,日前,通过“淮安公积金”微信公众号提取账户里的1万元余额后开心不已。据统计,今年1—9月,全市租房提取公积金4.25万笔2.74亿元,极大缓解了低收入缴存职工的经济压力。
创新管理模式,资金运行质态良好。该中心在大幅提升住房公积金自动审批率的同时,在全国首创住房公积金分布式审批模式,严守廉洁底线、筑牢安全防线,有效提升审批质量。目前,已实现线上提取、柜面偿还商贷提取、贷款二审三审分布式审批,基本形成自动审批为主、分布式审批为辅、柜面审批为补充的新审批格局。
利好政策的叠加,让更多缴存者实现“安居梦”。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末,全市住房公积金提取442.60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4.43万笔365.56亿元。其中,中低收入职工贷款笔数超过90%。
智慧服务跑出“加速度”
让居者乐其业
“不需要提供任何证明材料,手机上网,简单操作几下钱就到账了,这太方便了。”因购买自住房,通过“淮安公积金”微信公众号办理“购买本地新建住房提取”的陈大姐对市公积金中心的“智慧服务”赞不绝口。
“线上办、不见面”是政务服务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市公积金中心依托我市新一代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探索推进住房公积金数字化转型,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提升职工办事体验。
服务渠道全面拓展。打造网厅、微信公众号、“i淮安”、江苏政务服务等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单位22项业务网厅办、个人29项业务手机办、10种高频业务智能办、7项业务银行VTM自助办;14家银行商贷信息可联网查询,10家合作银行实现偿还商贷自动审批。今年1—9月,全市共办理线上业务133.69万笔,综合离柜率达88.69%,其中提取公积金离柜率达94.63%、自动审批率达74.00%,较去年底提高45.61%。
高频事项异地通办。全面开通8项“跨省通办”业务,其中单位登记开户、购房提取等6项高频业务接入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切实解决群众“多地跑、折返跑”难题。设立“专窗专人专栏专区”,并采取柜面讲解、视频培训等方式,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跨省通办”集中培训、专岗培训、案例培训、实操培训;成功对接“全国住房公积金”小程序,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线上办理。今年1—9月,“跨省通办”及小程序端共办结业务9358笔。
线下业务提速增效。深化与商业银行合作,实现全市建行、工行、邮储银行3家银行230多个柜面网点VTM自助办理个人信息查询打印、异地贷款缴存证明查询打印等7项业务。全市增设6个业务代办点,将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在所有服务大厅配备VTM自助终端,实现业务就近办、自助办。组建亲民服务先锋队,走进困难职工家庭提供上门服务、走进缴存企业开展政策宣传、走进按揭合作楼盘进行业务辅导等,为购房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彭少卿踌躇满志。他表示,中心将坚决扛起使命担当,接续奋斗再出发,倾力托举群众“安居梦”,向着淮安中心城市复兴梦想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