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百里画廊好风光

(上接A1版)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大运河永远造福人民。”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国之大事、千年大计,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运河沿线地区的光荣使命。

淮安,因运河而生、借运河而兴,曾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的美誉,是大运河文化带重要标志性城市。国家规划纲要10余次提及淮安,将淮安定位为“千秋淮扬”文化高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把大运河江苏段确立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的重点建设区。“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是淮安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淮安科学谋划、积极探索,在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落地转化方面走在了前列。

创新组建全省首家正处级事业单位——淮安市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统筹规划、督导推动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出台《淮安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以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主线,着力构建“五园三带十点”主题展示区,形成大运河淮安段国家文化公园展示体系;出台全国运河沿线城市第四部、江苏省首部专门针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在全省率先导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识系统,在清口枢纽、洪泽湖大堤、清江大闸、总督漕运公署、泗州城遗址五个核心展示园以及里运河、高家堰等集中展示带建设点位150个。

京杭运河淮安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是交通强国建设江苏方案十大样板之一。两年时间里,沿线拆除违建和老旧房屋11.2万平方米,清理砂石堆场、非法广告牌等200余处,关停码头11座,完成126万平方米绿化建设。

持续开展文化保护、岸线整治、生态修复等工作,让古老运河生机澎湃。

2021年,市委市政府站在进一步落实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城市复兴梦想的高度,系统谋划、启动实施了基本覆盖淮安全域的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工程。

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市内联动与市外衔接、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等工作,我市编制出台《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战略规划》和子规划,力争“一年搭框架、两年出形象、三年创示范、五年展盛景”。

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要统筹协调好保护与利用、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等重大关系,必须以立法凝聚共识,以法治规范建设。今年7月,《关于统筹推进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全力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淮安样板”的决定》公布并施行,这是淮安再次专门针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的决定。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淮安以推进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为统领,打造古今辉映的人文画廊、蓝绿交织的生态画廊、转型升级的富民画廊和美好幸福的宜居画廊。

聚力项目,写好发展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这为淮安高位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指明了方向。

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以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为引领,抓项目、壮产业、促转型、谋发展,最终实现致富淮安百姓、造福淮安人民。

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打造总督漕运公署·古城复兴文化园、板闸遗址·水工科技体验园、清江大闸·城市客厅展示园、五河口·生态文明示范园、清口枢纽·漕运锁钥文化园、高家堰·郊野风光生态园、洪泽湖大堤·水上长城观光园、通济渠淮河口·水陆都会文化园“运河八园”,精心绘制如意安澜、泱泱治水、传世古堰、湖山胜境“淮上四卷”,系统谋划实施8大重点项目、5项配套工程。

各县区以“十四五”发展定位为主要方向,结合各自优势与特色,从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更新改造、特色镇村打造、文旅融合提升、交通设施提升、绿色岸线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炼重点项目,谋划县区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

今年1月6日,风光旖旎的里运河畔热潮涌动,融化冬日的寒意。当天,2022·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集中开工6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50亿元,全面掀起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新高潮。两个星期后的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淮安市大运河百里画廊项目被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

项目是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最有力的抓手。去年以来,淮安高质高效、全力推进项目实施。

中国水工科技馆一期即“板闸遗址公园”项目,目前展示馆、板闸老街等建筑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年底室外公园部分能够建成开放。二期也在如火如荼地施工中。

西游记文化体验园投入运营,蒋坝彭祖文化旅游综合体乡村集市主体建成,淮安方特东方欲晓开园运营。

全国青少年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中心投入运行,里运河文化长廊“四行”系统、河下古镇重要节点改造基本完成。清晏园古建修缮工程、大运河里运河城区段市管水利设施景观提升工程全面竣工。

环洪泽湖公路71.85公里开工建设,建成1.1公里先导段,洪泽湖大堤核心段落、二河西堤生态修复一期工程竣工。

益海嘉里、洪泽新港等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东港体育公园建成开放。

……

一个个依河而建、拔地而起的重点项目,再绘“运河之都”千年盛景,擘画城市复兴蓝图。

传承文脉,擦亮运河名片

近日,在省淮阴中学开明分校的课堂上,詹明静老师向学生讲授《运河与淮安》一课。这是该校“遇见最美运河”系列课程之一,2018年推出,旨在通过实地研学、课堂授课等方式,让学生们感受与传承大运河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淮安深入挖掘大运河淮安段特色文化资源,串联起沿岸无数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聚力打造“运河之都·百里画廊”城市形象品牌,让古老运河讲述新时代故事。

打造品牌活动。成功举办淮安首个全程马拉松公开赛、淮安市首届大运河龙舟公开赛;连续两年主办全国A级赛事——中国·淮安大运河铁人三项赛,吸引全国各地近千人参赛;成功举办五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运河沿线8省30市100余项非遗项目集中展示展演;举办“运河之都 非遗之美”摄影作品展、第二届运河文化教育联盟年会等多项运河主题活动,提升淮安运河知名度和美誉度。

推进文化传承。成立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加强对淮安运河文化的研究和利用。开发以大运河文化为特色的素质教育校本课程,增进学生对大运河文化的实践、探究和体验。提升淮海戏、十番锣鼓、金湖秧歌等国家或省级非遗项目影响力,助推淮海琴书、渔鼓舞、博里农民画等由分散走向聚合、从田间进入城市。先后开展两届著名作家“运河之都淮安行”采风活动,推出一批宣传淮安运河文化的精品力作。

强化遗产保护。广泛宣传《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收集大运河遗产保护标识和界桩资料、非遗项目名录以及运河影像资料。实施大运河监测平台提升工程,实现市级以上文保单位全覆盖,确保对重点不可移动文物与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区等实施数字化监控。调研淮安大运河文化遗产和非遗项目、部分历史文化风貌区,深入古末口、五河口、洪泽湖大堤、周桥大塘等遗产点走访调研,完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遗产保护提供决策参考。

深化文旅融合。挖掘整理淮扬菜文化等运河文化衍生的非遗项目,丰富文化和旅游发展业态、拓展文旅融合空间。依托运河资源,推出特色村镇游、运河水上枢纽游、运河区域名人故里游等一批精品运河旅游线路。繁荣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御码头运河文化旅游中心入选江苏省第二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水脉与文脉交融,文化与经济共生。大运河文化的统筹保护、传承利用握指成拳,2500多年的大运河淮安段迎来了新的生命周期,“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画卷渐次铺展。

2022-10-14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196444.html 1 3 百里画廊好风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