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淮安:创新驱动促发展 跨越赶超再发力

(上接A1版)

创新催生蝶变,创新引领行动。今年,科技部发布《关于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通知》,支持全国25个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淮安位列其中。面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淮安只有采取超常举措才能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基于此,我市制定出台《淮安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主要指标和目标,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出台《淮安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3年)》和《促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政策》等多项统揽性政策文件,形成系统政策体系,明确全市财政科技投入逐年递增资金引导机制,加大科技奖励资金兑现力度,为科研人员放权赋能,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把优质的科技资源向主导产业集聚,引导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唱主角、展风采。

此外,淮安首次将科技招商纳入全市考核体系,加大科技型项目招引力度。2021年,全市新招引135个2000万元以上的高科技项目,新竣工55个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其中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全市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的15.5%。

筑巢引凤强载体

近日,由淮安工业园区、上海交大苏北研究院、江苏宏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和人才团队共同参股的上交(淮安)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标志着上海交大淮安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正式建成运营。中心的建成运营对于我市创新平台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我市第一个混合所有制科技创新平台。

记者了解到,为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在淮安落地转化,解决企业在研发、生产和技术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我市积极探索市场化、专业化运营的方法、路径,协调解决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着力提升创新平台的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

国家级创新平台是代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创新能力的顶尖平台,代表着一个地区的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2022年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名单,淮安专用设备精密配件特色产业基地榜上有名,成为我市获批的第6个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基地的成功获批有助于我们精密配件企业实现科技创新与上下游产业链的优化整合。在基地平台里面,我们将享受到产业配套、研发扶持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促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江苏施塔德电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总监陆跃俭说。

筑巢引凤栖。去年以来,淮安首次一体化推进科创综合体建设,制定印发《淮安市科创综合体(科技产业园)管理工作指引(试行)》,全市备案11家科创综合体,成功签约落地129个高科技项目,成功带动产业质态转型升级。今年,出台《淮安市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工作指引(试行)》,完善科创载体绩效评价机制。修订完善《淮安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试行)》《淮安市大院名校合作资金操作规程(试行)》,开展引进研发机构绩效评价,奖励经费近200万元。淮安市研发机构研发经费投入920万元,横向服务收入1120万元。

以赛为媒引人才

“一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参赛,没想到现在已经把厂建在这了。这样的速度和对人才项目的重视程度是我在其他地方从没体会过的。”在首届中国·淮安科创峰会暨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上,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骆建军所在的项目团队荣获一等奖,而该项目在获奖前就已提前落地。淮安创新创业大赛重点瞄准人才项目落户,在举办选拔赛时同步举办项目路演,为人才对接金融资本,同步推进项目落地,提供厂房、优惠政策及全流程帮办服务,获奖项目落地之后即可“免试”纳入“淮上英才计划”获得补贴。

“我们要办轰轰烈烈的大赛,更要实实在在的成果,通过大赛这个桥梁,把更多优秀的人才项目引进转化为推动淮安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市人才办主任姜洪洋说。

以赛引项目、以赛引人才,是近年来淮安科技创新取得突破的重要法宝。淮安将分散在人才、科技、人社等多个部门的赛会活动进行整合,开展首届中国·淮安创新创业大赛,在北京、宁波设立分站赛,通过创新创业大赛的形式,遴选科技含量高的重点高科技项目落户。通过大赛,不仅可以充分挖掘科技项目中的“千里马”,还可以让更多高科技项目得到多渠道的资金支持。去年的创新创业大赛期间,淮安共吸引博士团队项目近百项,成功落户16项,其中5项获得机构跟投。

2021年,淮安首次采用“揭榜挂帅”的形式举办创新挑战赛,发布企业重大技术难题27项,对接解决方案30多项,成功立项14项,签约金额达1690万元。今年,共征集企业技术难题47项,遴选发布重点难题28项,征集到解决方案32项,经深入对接、现场比拼,预计将有18项难题揭榜成功。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近年来,淮安引进资助“淮上英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37个、领军人才205人。获批外国高端人才项目1项,实现国家级外国高端人才项目零的突破。截至2021年底,全市拥有专业技术人才41.86万人,高技能人才20.02万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7名,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1名,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7家。

2022-09-29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195525.html 1 3 淮安:创新驱动促发展 跨越赶超再发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