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涟水新闻

大爱民政 温暖使者

——涟水县救助管理站流浪乞讨救助工作侧记

■通讯员 严忠诚

日前,涟水县救助管理站站长徐伟、工作人员齐军连将离家出走11年的68岁智力障碍老人陆某英顺利送到湖南省某县救助管理站。看到走失多年的老人回家,该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十分激动,连连赞扬涟水县救助管理站为民爱民的善举。涟水县救助管理站送爱回家,让流浪乞讨人员重圆团聚梦的感人故事,在贵州、四川以及连云港、宿迁等多地广为流传。

多管齐下,织密救助网

近年来,涟水县救助管理站坚持党建引领,提高政治站位,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探索“党建+救助”管理新路径,织密救助管理网,保障维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展现了民政工作者的担当作为。2020年以来,该站对240余人次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有效救助,帮助聋哑、智力障碍老人回家。

该站加强队伍学习培训,不断提高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将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列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让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精准、高效救助;组织4名工作人员轮班值守,确保信息畅通,与公安、教育、妇联、镇(街道)等单位建立信息共享、上下联动的救助管理机制,对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方面的信息第一时间作出反馈和处理;扎实开展街面、桥洞、施工场地等公共场所常态化检查、巡查工作,节假日全天候开展巡查工作,实现救助管理工作全覆盖,用真心、真情为流浪乞讨人员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

“三心”服务,倾注民政情

为切实履行救助管理职责,展示民政人为民爱民的担当作为,涟水县救助管理站党员干部强化作风建设,牢固树立为民爱民理念,着力提升救助管理效能,常态化开展真心、热心、爱心“三心”服务,始终秉承人性化、亲情化、规范化救助管理理念,将温情救助贯穿救助管理工作全过程,教育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不怕吃苦、乐于奉献,不得有嫌弃、冷落受助对象的不良行为,努力为受助对象提供医、衣、住、食及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

今年6月,智力障碍老人张某被送至涟水县第三人民医院治疗。其间,工作人员常常到医院了解救治情况。起初,张某不配合治疗。齐军连多次与医务人员一起做张某的思想工作,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对于送至市新安医院救治的流浪乞讨人员,该站安排专人到院嘘寒问暖,力促患者早日康复。该站不断完善后勤保障、轮班巡查、接送陪护等10余项常态化长效化救治管理制度,给予受助人员亲情般的关怀和照料,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2021年以来,救助站资助受助人员款物折现1.5万元,为受助人员解决医疗费用50余万元、食宿费10余万元。

攻坚克难,寻找回家路

今年,该站已为6名流落异乡多年的老人、智力障碍人士找到回家路。不久前,该县救助管理站接到县公安局淮浦路派出所电话,称在农贸市场发现一名衣衫褴褛、目光呆滞的流浪人员。工作人员立刻将流浪人员带回救助站,帮助其洗澡、换衣,并准备热气腾腾的饭菜。工作人员主动与其交流无果,无奈之下,将她送到涟水县第三人民医院医治。因病情复杂,治疗效果不佳,工作人员根据相关政策,将其转送至市新安医院治疗。治疗期间,工作人员多渠道查找她的有关信息,最终在省公安厅的帮助下,通过人脸识别比对,得知她的姓名和住址。据悉,该流浪人员已离家出走13年,家人一直在寻找。了解情况后,该站立刻驱车送其回家。看到走失多年的亲人回家,家人们又惊又喜,连声感谢救助站工作人员。

2022-09-28 ——涟水县救助管理站流浪乞讨救助工作侧记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195464.html 1 3 大爱民政 温暖使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