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董炳山
本报讯 近年来,淮安经开区编办坚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盘活用好编制资源,推进教育编制优化配置,多措并举推进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设校增编,注重供给侧发力。合理优化学校布局,新设公办学校6所,包括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4所,不断满足辖区百姓在家门口“好上学”“上好学”的教育需求。升格区开明中学、天津路小学等4所重点中小学机构级别,助力打造优质教育品牌。调剂增核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和市基础教育统筹使用权编制300余名,教师编制整体增幅达31.5%,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编制紧缺的现状。
统筹测算,注重系统性调剂。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开展调研摸底,精准梳理区内公办学校基本信息,做到“班级数明、学生数清、教师数准”。按照国标师生比要求,结合学校规划、生源增减趋势、“民转公”学校改制和教育教学需要等,精细测算,科学合理分配调剂教师编制。探索建立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围绕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拟每两年开展一次教师编制调整分配工作,推动教师编制向生源聚集的学校流动,切实增强教师编制保障的时效性。
严格程序,注重规范化管理。出台《学校、卫生院编制使用管理口径》,对涉及学校的编制工作事项进行程序规范,按照用人单位申报、编制部门核准、人事部门办理的流程,开展教师编制使用管理,从而体现机构编制部门的把关作用。积极提供编制保障,围绕“紧缺”“急需”原则,对教师编制使用计划进行把关。今年以来,累计审核申报170余名教师用编计划用于人才引进和公开招聘,占全年编制使用计划的85.5%,为改善全区教育师资力量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