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专版

一见清心白马湖 生态价值实现地

■通讯员 成 静 张 弢 融媒体记者 刘 梦

白马湖位于市区东南部,是江苏省十大湖泊之一,面积113平方公里,是全国十五个“生态良好重点支持保护湖泊”之一,相继获批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水利风景区、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典型。

曾经,白马湖约有四分之三水域被围圩围网养殖占据,放眼望去,不见湖水碧波,只有沟壑纵横、围网参差。现在,蓝天白云下,这里碧波荡漾、鱼翔浅底,两岸的绿树、花草生机盎然,成为湖泊生态修复的“江苏样板”。变化,发生在短短十余年间。日前,市文旅集团(白马湖公司)副总经理许成就白马湖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问题接受了淮安报业传媒集团记者采访。

从“白马大沟”到“一湖碧水”

记者:白马湖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开始于哪一年?为什么会考虑对白马湖进行生态修复?

许成:白马湖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启动于2009年。之所以对白马湖进行生态修复,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的需要。白马湖是南水北调东线的过境湖泊,其水质是否达标直接影响到南水北调东线的调水水质。二是淮安市中心城区备用水源地建设的需要。2009年,白马湖被确定为市区饮用水备用水源地,必须确保白马湖水质达标。三是白马湖湖泊功能恢复的需要。由于过度开发占用,白马湖已基本失去湖泊的防洪、除涝、灌溉等原有功能,导致该地区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被戏称为“白马大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过度开发利用和污染导致白马湖水质恶化,常年处于Ⅳ—Ⅴ类水标准。面对这场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超前谋划、科学决策,果断作出对白马湖进行综合整治的重大决定,组建专门机构,出台多个专门文件和多项专项整治方案,高标准推进白马湖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

记者:为全力推进问题整改,还白马湖碧波安澜,在启动白马湖全流域生态保护过程中,一定做了很多工作,请您介绍一下。

许成:白马湖的华丽蜕变,是我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将白马湖修复与整治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通生态价值实现路径的重要试验田,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主要做了四方面事情。

一是实施退渔(圩)还湖。自启动白马湖生态保护工作以来,全市共清退养殖面积约12万亩,转移安置3319名专业渔民,并将其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消除渔民退休后的后顾之忧;对退渔后的湖区圩埂、淤泥等进行清理,并将淤泥进行集中堆放,使湖区水面面积由原来的42.1平方千米扩大到86.7平方千米,极大地提高了湖泊的防洪能力。

二是实施清水入湖。对白马湖上游的草泽河、浔河、花河等10条入湖河道进行全面整治,采取控源截污、河道清淤、驳岸防护、生态修复等多项措施,实现河道清水入湖。

三是实施清淤净湖。通过退圩还湖和景区建设,累计清淤量达4000多万立方米,前年通过实施白马湖南闸水源地取水口周边湖区清淤等措施,实现水源地达标建设。

四是实施生态养湖。在上述几项措施的基础上,对沿湖岸边采用绿化、种植挺水沉水植物等生态修复措施,共实施湖岸生态修复近100公里,增加湖滨绿化面积200多万平方米、生态涵养林8000亩。同时配合相关县区对沿湖餐饮船、住家船、生产船进行整治,减少了湖区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使湖泊水质稳定在Ⅲ类水标准。

“一湖碧水”变为“金山银山”

记者: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奋力将白马湖打造成为“绿色高地”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项目,成为带动周边县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的“致富湖”。请您讲一下白马湖发展的探索路径。

许成: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湖区绿色发展的空间优势、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推动碧波绿水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元宝”。

建强核心景区。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牵引,围绕“一见清心”品牌形象定位,精心打造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景区和向日葵的故事景区,先后推出三岛奇遇记、渔乐湾等精品文旅项目,打造一批品牌主题酒店、特色民宿客栈,形成了集休闲公园、度假酒店、餐饮娱乐、健身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举办特色活动。围绕白马湖的特色传统文化,开展景点、美食、购物、休闲相融合的特色活动,推出一系列季节性品牌活动项目,开展亲子马拉松、星空音乐节等节庆活动。连续六年成功举办主题菊花展,建成长三角地区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向日葵示范种植区,打造“南葵北菊”特色展会,年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延伸产业链条。依托向日葵的故事景区种植葵花规模优势,开发葵花系列衍生产品;依托白马湖优质土地资源,种植药用价值高的金丝皇菊和徽州皇菊,开发菊香白马、葵香白马等系列产品,生产菊花酥、菊花茶、菊花酒等产品;管好、用好白马湖弃土区资源,建设白马湖油菜种植基地、白马湖牧场等项目,形成一定的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

带动乡村振兴。秉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理念,创新运用“公司+合作社”模式,成立10个渔业合作社,引导上岸渔民创业、就业,解决上岸渔民生产生活问题。景区绿化养护、水面保洁、安保等岗位向沿湖农民、渔民倾斜,菊花、葵花采收季节用工最高达1000人次,鼓励引导农民、渔民从事农家乐、渔家乐等产业,帮扶他们致富。

记者:请您谈谈近十年来白马湖保护开发取得了哪些明显成效?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许成: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优质的淡水资源和优美的田园风光,市文旅集团主动策应市委市政府“纳湖入城”战略,围绕片区功能定位,聚焦培育生态农业、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四种业态”,积极构建“精品带动、多点支撑、融合发展”的“产业旅游化”新格局,努力使“一湖碧水”释放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1年景区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营收2500万元。

从“臭水沟”到“清水湖”,变的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更是发展模式和路径。白马湖从生态再造到绿色兴起的过程,正是淮安绿色发展的缩影,给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首先要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打造“绿色高地”为统揽,举全市之力开展白马湖生态治理和修复,实现从“白马大沟”到“一湖碧水”的美丽嬗变。

其次要注重系统整治。我市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坚持系统观念,从整体出发,既突出治标,也注重治本;既注重治水,又兼顾恢复生态多样性,实现了白马湖整体生态功能的提升。

核心是生态价值转化。环境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的问题。我市在前期白马湖“治水”“养湖”的基础上,主动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初步构建了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可行模式,促进生态价值实现与转化。

根本是要推动生态惠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群众创造“金山银山”的基础。我市不仅通过白马湖生态环境的修复,为游客提供了优美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更通过发展绿色产业,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创业机会。

勠力同心打造“江苏样板”

记者:您参与白马湖建设12年了,是白马湖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白马湖的巨变带给您最大的感悟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故事与我们分享?

许成:如今的白马湖已成为湖泊治理的“江苏样板”,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得益于属地政府的全力协作和鼎力支持,得益于沿湖群众的积极响应和理解配合,得益于白马湖项目建设、管理、运营者的无私奉献和艰辛付出,得益于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也体现了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在白马湖项目建设和景区运营过程中,有太多令人感动的故事。有雨后查看堤防道路施工现场,车辆陷入淤泥地,耗时九个多小时才被拖出的经历;有为了推车,全身喷得全是污泥的经历。但最让人感动的是白马湖景区的工作人员,他们大多家住市区,每天跟随班车上下班,由于距离较远,他们上班时间较长,鉴于文旅行业的特殊性,他们假日、周末大多要上班,但是所有人任劳任怨、默默坚守,为白马湖的发展作出贡献。

记者:白马湖下一步计划如何跨越发展?

许成:通过项目高效运营、特色产品开发、节事品牌打造,我们力争让白马湖真正从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的“试验田”转化为“示范田”,不断提升“一见清心白马湖”品牌影响力。作为“淮安特长”的“体现者”,跨入“十四五”的大门,白马湖生态文明建设又有了更高目标和更多追求。

白马湖人将用世界眼光、国际水准,发现风景、创造风景,持续推进“绿色高地”和“纳湖入城”战略实施,以争创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以湖湾生活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为引擎,以康体养生和生态农业为特色,从“资源的湖”到“休闲的湖”,再到“生活的湖”步步升级,不断放大淮安生态特长,拉动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提质提效,为推动城市宜居、擦亮城市“自然”名片注入更多白马湖力量。

2022-09-04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193357.html 1 3 一见清心白马湖 生态价值实现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