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社会

擦亮“法治利剑” 扛起“巾帼担当”

(上接A1版)李思雪的过人之处,正是勇于超越自我,在查微析疑的浴火淬炼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2019年5月,淮安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致2死3伤。案件发生后,网上关于涉案一方究竟是“故意伤害”还是“正当防卫”的争论沸沸扬扬,当天点击量就突破1亿。

大案要案,人命关天;舆论舆情,重负压肩,提前介入案件侦办的李思雪,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冷静:“舆论不代表真相,如何定性,关键看证据。”这一年,李思雪不过32岁。

整整一个星期,李思雪同侦查人员一道,与案发现场监控视频、在场证人证言较上了劲,从中寻找蛛丝马迹,锁定关键信息,并据此向公安机关提出补证、固证意见13条。最终,涉案犯罪嫌疑人被以防卫过当涉嫌故意伤害罪批准逮捕。公安机关随后对外发布警情通报,短短1天,网上舆情烟消云散。

事实上,无论大案要案,还是小案微案,细微之处最见真功。

2015年4月,李思雪受理了一起涉案金额不大、犯罪事实简单的盗窃案,按常理,可以从简从速办理。然而,卷宗中的一个细节引起了她的注意:被害人认领被盗物品的两处签名笔迹,字形大小、笔画形态几乎一模一样,就像是描摹上去的。

有人冒充被害人,仿写签字?大胆存疑,小心求证。李思雪随即展开调查,结果不出所料——被害人称自己根本没有领取过失窃物品。

掌握这一情况后,李思雪立刻启动监督程序,并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查找失窃物品的真正失主。因及时防止了错案发生,此案被评为江苏省检察机关优秀诉讼监督案例。

攻坚克难,她是“定海神针”

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在基层,每年因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引发的轻伤害案件,不在少数。这类案件看似“鸡毛蒜皮”,有时调解却“难比登天”。

2019年6月,李思雪接到一个案件,居民李某因淋浴房装修与曾某发生纠纷,后委托他人找曾某“平事”,双方吵打互有轻伤。她的第一考虑便是,双方本是熟人,一旦对簿公堂,孩子就业都可能受到影响,能不能化干戈为玉帛呢?

侦查人员提醒她:“这个案子难弄,他们到一块就摩拳擦掌,谁都不肯让步。之前去调解的人,都吃了‘闭门羹’”。

“硬骨头也要啃!”李思雪下了决心——她找到当事人,不厌其烦地摆事实、说法理,谈影响、讲后果,4次当面调解、7次公检会商、22次电话沟通、30余小时释法说理……双方终于和解。一起反复僵持、左右拉锯了1年多时间的纠纷案件,圆满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由此,她拓宽思路,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创新推出民转刑案件诉前调解机制,两年间高效化解纠纷案件36起,她创设的诉前矛盾调解工作站,成为淮安首批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点。

攻坚克难,免不了遇上“烫手山芋”。2020年7月,淮安一个“问题楼盘”引发36名业主集体上访。业主认为,交了房款没有如约拿到房,开发商是骗子;开发商同样“喊冤”,不是不交房,而是自己欠外债,房子被依法查封了。

谁能化解?李思雪再次受命出马,她从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在准确定性基础上引导侦查人员补充、固定相关证据,快速出击,36名业主如愿退得全部购房款832万元。此案也为其他同类问题的化解,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安民护企,她是“先锋闯将”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

2018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发令枪响。刚休完产假的李思雪一马当先,挑起了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扫黑办主任的担子。

正邪交锋,利刃出鞘。2019年11月,一个涉黑性质案件被移送到李思雪手中。该案中的涉黑团伙采用暴力、恐吓、滋扰等方式称霸一方、强揽工程,严重危害市场秩序和百姓安宁。棘手的是,多名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对大部分犯罪事实矢口否认。

“零口供”难不倒李思雪。她组织证据开示,各个击破,铁证面前,犯罪嫌疑人相继认罪伏法,累计追回赃款289万元。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间,李思雪带领“战队”承办了辖区内全部涉黑恶案件,共计起诉犯罪嫌疑人22人,指导纠正案件定性20人次,作出监督决定11次,全部得到法院判决采纳,向地方百姓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

“每一个司法案件都连着民心”,办理的案子再多,李思雪也不愿成为司法“流水线”上的“机械人”,她常常思考,“怎样才能在依法办案的同时,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

帮助涉案企业堵塞经营管理漏洞,成为李思雪寻找答案的突破口,她首创涉案企业“回溯”机制,溯源分析企业涉案原因,推动企业建章立制。

2021年,李思雪将这一机制运用于一起大数据公司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帮助企业走上依法经营正轨。得益于此,该公司化危为机,逐渐成长为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而李思雪在办案过程中指导制定的相关企业合规标准,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作为参考范本向全国推广。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李思雪说,未来的路还很长,她将以获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这一崇高荣誉为新起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殷切嘱托,自觉传承周恩来总理的公仆情怀,以“人民满意”作为毕生追求,继续践行人民检察官的初心使命,既要办好社会关注的大案,也要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通过精准办案、精准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2-09-01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193136.html 1 3 擦亮“法治利剑” 扛起“巾帼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