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唐筱葳
通 讯 员 张新明 张 艳
本报讯 全市托育服务机构总托位数居全省第五、苏北第一;建成省级示范性托育机构2个,“校企合作”托育服务模式获全国总工会肯定;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经验获国家级媒体报道推广……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为抓手,着力增加托育服务供给,提升托育服务质量,多渠道满足婴幼儿家庭照护服务需求,逐步完善“幼有所育”“幼有善育”工作体系,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高位推动聚合力。在全省较早出台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将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清单写入实施方案,在规划保障、发展普惠托育、综合监管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新增普惠托育机构”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以创促建,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政策配套强联动。加强财税支持,积极向上争取,8个项目获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累计争取资金668万元,并对普惠托育专项建设给予奖补。强化纾困帮扶,市政府出台“纾困45条”,将符合条件的托育机构纳入纾困帮扶范围,为承租国有房屋的托育机构减免3个月租金,给予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政策支持。建强人才队伍,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职业工种纳入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将企业性质的托育机构从业人员纳入技能提升补贴政策范围;全市5所中职学校开设幼儿保育专业,培养学生1000余人;加强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累计培训近800人次,166名保健人员获上岗证书。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