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杨春阳
本报讯 信用是企业立身之本,失信企业寸步难行。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及时了解企业实际情况,提高工作质效,帮助企业解决信用问题,重塑良好信用,激发企业活力,助力经济大盘稳健发展。
谨慎失信约束。及时摸排市场现状,针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困难的实际情况,谨慎录入失信企业名录。一方面,对因疫情影响暂时失联的企业,暂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另一方面,对涉及疫情防控、群众生产生活的重点企业,要求企业限期补齐相关材料,在企业作自我承诺后,实施容缺受理,及时解除信用约束,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
提高修复效率。简化经营异常名录信用修复流程,实现“不见面”快速申报,将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修复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短为当天办结;缩短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限,并根据处罚情节轻重分别设置6个月、1年不等的最短信用修复期;对自动履行法定义务、主动消除危害和不良影响及未再受到行政处罚的市场主体,告知需准备的材料,及时进行信用修复。
加强协同引导。与市企业信用管理协会、市工商联、市消保委等团体联合,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并发布诚信倡议书,帮助企业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信用约束、完成信用修复,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对已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企业,制定分类指导方案,采取行政约谈、电话沟通、短信提醒、在线服务等方式,指导督促企业履行法定义务,加强信用修复,实现规范经营。
目前,108户企业因受疫情影响暂未列入经营异常名录;861户企业通过信用修复快速通道被“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其中,“不见面”信用修复739户、容缺受理57户;24户被市场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的企业实现信用修复;指导帮助490家企业完善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企业发展,为构建诚信社会、法治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