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有所建树,得对自己有狠劲儿!”淮安社科人物、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程渤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作为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方向银奖获得者,即便已摘取这一艺术门类顶级奖项,程渤平时仍沉浸于书法世界中——购纸以“刀”为计量单位,一刀100张,不到半个月即所剩无几,有时纸用完了就用旧报纸练习;毛笔更是用残无数,横七竖八地形成“笔冢”,堆于屋角,默默地昭示着主人的勤奋与坚守。对程渤而言,每天练习书法两小时,是习惯,也是一种享受。
在艺术之路上,程渤其实是半路出家。经济管理系毕业的他,始终不忘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十八岁起,程渤陆续在《羊城晚报》《足球报》等报刊发表漫画,所赚稿费悉数用来购买画材、字帖等。工作后,他对书画的兴趣更加浓厚,也愈发觉得未经正规训练是个缺憾。几经思考,程渤决定遵从内心、改弦易辙,通过考研重新规划人生。2001年,他考取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从此走上书法艺术之路。
从经济学转向美术学,仅靠“爱好”二字远远不够。读研让程渤发现,自己书法理论基础还不够扎实。为弥补不足,他花大量的时间研读有关著作,用时两年打磨出一篇万余字的论文。2004年毕业之际,全国第六届书学讨论会召开,程渤投稿后意外入选,这意味着他可以直接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要创作,更要创造。持续的精进,才有持续的收获。”程渤表示。硕士毕业后,已在淮阴工学院任职的他,仍觉得自己在艺术方面“造诣肤浅、根基薄弱”,便于2012年考回南师大美院攻读美术学博士学位。之后,他一直奔波于淮安、南京两地。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带来的必是丰厚回报。坚信“勤能补晚”的程渤,在全国第十届书学讨论会上再次获奖,博士论文《元代书法家群体与复古观念研究》于2017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2020年荣膺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1年10月,书稿《元明清三代刻帖史论稿》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五年内两获国基立项,程渤科研实力可见一斑。
数年如一日,有些人将日子过成了机械而无聊的重复甚至是痛苦的煎熬,程渤却选择在人生的有限舞台上释放无限可能,将艺术的智慧发挥到极致。
■融媒体记者 王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