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抢救垂危患者生命的终极技术,是目前可快速建立的高级体外生命支持方式,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的危重症急救水平。作为淮安地区首个开展该技术的医院,在院党委的全力支持与正确领导下,市二院已运用ECMO技术抢救患者100余例,在全省急诊领域位居第二,在全国名列前茅。
从命悬一线到重获新生
6月30日上午,急诊抢救大厅,市二院急诊与重症医护团队在紧张进行ECMO上机。躺在病床上的是一名急性心梗患者,送到市二院时心跳呼吸骤停,生命危在旦夕。仅用15分钟,ECMO团队就成功完成了上机,复杂的机器暂时替代了患者的心肺功能,病人的生命体征渐趋平稳。
在市二院,类似的生死营救经常发生,医院ECMO团队成功救治了很多特殊的急危重症病例:突发心梗猝死的35岁患者、车祸中胸部遭碾压的20岁患者、罕见嗜铬细胞瘤急性发作导致心跳骤停的患者、卡氏肺孢子虫感染的危重患者、狂吃600余片药物的患者、严重耐药菌感染致心肺衰竭的患者……一幕幕惊险场景、一个个感人瞬间,市二院ECMO团队让病人获得新生、家人重展笑颜。
悬壶济世医苍生,润物无声沁人心。时间就是生命,信号就是“军令”。只要号令一吹响,无论何时何地,团队第一时间赶赴目的地。虽然要时刻待命、全年无休,但团队里所有医护人员没有任何怨言,他们知道,在危急关头,多一个人帮助抢救,患者就会多一分生的希望。
从摸索前行到名列前茅
四年一剑,砥砺前行。目前,市二院已运用ECMO技术抢救危重病患100余例,今年上半年就开展了36例(2021年全年共开展35例)。2018年,市二院刚刚开展ECMO技术,急诊与重症医学部主任杜叶平时刻保持待命状态,手机24小时不离身、不关机、不静音,生怕延误一秒救治时间。团队成员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进取,技术渐趋成熟。
2021年,市二院急诊团队发展势头强劲,运用ECMO技术抢救危重病人数量在全国所有医院急诊领域排名第六,在地市级医院急诊领域排名第一,在全省急诊领域位居第二。
回首四年里,ECMO技术的应用使很多用传统治疗手段无法挽救的患者获得新生,每一次运用ECMO技术都是新的挑战,也使ECMO团队在不断磨炼中学习和进步。
从覆盖全市到辐射周边
“杜主任,泗阳中医院有一名呼吸衰竭患者,急需ECMO抢救!”2月11日上午10点55分,杜叶平收到泗阳中医院求助后,立即集结团队,带上机器,赶赴泗阳县,开始我市首次跨市ECMO急救。
到达泗阳中医院时,患者已经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如果不及时抢救,很有可能缺氧死亡。团队成员马不停蹄,仅用20分钟就实现ECMO成功上机,患者的肺功能被替代,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在此之前,市二院ECMO团队已经在涟水县、金湖县、淮安区、淮阴区等县区为多名患者进行ECMO救治及长途转运。成功上机后,所有医护人员不敢懈怠,各自守好岗位,全力守护患者生命安全。最终,ECMO团队护送患者抵达市二院EICU,经过后续治疗,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目前,市二院ECMO团队救治范围辐射全市及泗阳县等周边地区。不忘医者初心,牢记白衣使命,市二院ECMO团队24小时待命,有求必应、使命必达,为患者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初露峥嵘到崭露头角
在院领导大力支持和各专科的支持下,市二院的ECMO团队与心内科、心胸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血管外科、神经内科、介入科等各学科精英不断深入协作,更好地为急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将生命支持技术与各种病因救治技术协同发展,市二院疑难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不断提高。
ECMO这项先进技术已展现出强大的力量,但如果不能熟练地操作和应用,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经过4年的发展,市二院已建立起一支快速、高效、完善的ECMO团队,为危重症病人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优质医疗服务。
追忆初创时期,杜叶平感慨道:“当时淮安市内根本没有医院掌握ECMO技术,但是救治患者又极度需要这项技术。”2018年,在杜叶平的带领下,科室开始着手建立团队,研究ECMO技术应用。在摸索的过程中,急诊与重症医学部副主任石岩带领ECMO团队向上海、南京等地的ECMO治疗中心学习,同时关注并学习国际最新动态。随着技术开展的“从有到精”,石岩数次受邀在全国的学术会议上作ECMO技术的推广和经验交流。2019年,江苏省人民医院体外生命支持中心淮安分中心落户市二院,拉开了市二院ECMO团队快速成长的序幕。今年,市二院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将继续履约。
四年前,市二院的ECMO团队扬帆启航,在不断的探索中历经无数风霜雨雪。他们秉持“百炼成钢、勇攀高峰”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如今的他们,已成长为一支高水平、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团队,已成为一把斩除病魔的“利剑”,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淮安百姓的生命健康护航。
■通讯员 王惠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