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 讯 员 李长青 梁 衡
刘 煜
“小网格”聚起营商环境“大能量”。去年以来,我市创新落实省“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要求,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经济网格化服务模式,通过织密网格体系、聚合数据功能、提升服务标准,建立起覆盖全市所有市场主体的服务模式,实现市场主体状况全面感知、涉企服务事项跨界集成,精准细致地做好各类市场主体服务,为营商环境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构建贯通融合的经济网格体系,系统服务市场主体
“以往这条道路坑洼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没想到短短2个月时间,道路大变样。”走在平整的道路上,淮安市中航水利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喜笑颜开。去年10月,该企业通过淮安市经济网格化平台反映:企业位于京杭运河淮安水上服务区,向东通往化工路的道路破损严重,希望相关部门修整路面,确保雨天不再积水。帮办员接到企业诉求后,立即联系反映人,并会同属地清江浦区浦楼街道相关负责人赴现场查看,短短几天内就安排施工队进场。修完后的道路既满足了出行要求,也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我市按照分层分类原则,将所有市场主体纳入经济网格,最大限度整合涉企资源和力量,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家家到、全覆盖”的市场主体服务管理体系。由市、县区分管领导和镇街主要领导担任调度长,建立“1+11+N”调度体系,市级调度平台、县区级调度平台、镇街级调度平台上下贯通,分级承担信息汇总、分析研判、交办督办职责,市场主体需求工单全部上线流转、全链条公开、全程闭环办理,市场主体可以实时查看进度、在线评分反馈,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可追溯。
“我们在镇街行政区划基本框架内,根据经济密度、市场主体规模以及产业类型等不同情况,灵活设置三类经济网格,同时,分类配备帮办人员。
(下转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