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素 林 晓 军
“今年,淮安区卫健委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推进健康淮安区建设,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各项工作,深化改革攻坚,破解发展难题,奋力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日前,淮安区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侯卫东说。
持续发力抓实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人、物、环境”同防举措,切实做到可知可控、精准防控。推动医疗机构常态化落实询问诊、发热门诊病例排查报告、住院病人核酸检测和固定陪护等制度,加强重点场所监测和疫情防控督查监管,以“防得住”保障“放得开”。抓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提高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率,提升免疫保障水平。建立“平战结合、平急转换”机制,定期组织实战培训演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
持续发力深化综合医改。提升县域医共体建设一体化水平,健全完善组织架构,履行日常管理职责,切实解决医共体运行“空心化”问题;稳步落实医共体经营管理、人事任命、医保结算、人才招聘等管理权限,加快建立双向转诊、分工协作、同质管理、互利共赢的服务体系。抓好药品耗材供应保障,建立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储备机制,通过医共体内统一采购、内部调剂、临床替代等多种举措,加强用药衔接,保障群众用药需求。健全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功能,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区域影像中心建设,上线运行“健康淮安区”App,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卫生健康服务。
持续发力提升公卫质效。将基本公卫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至93元,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整合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资源和职能,加强医防协作,确保“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加大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确保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积极开展慢性病早诊早治工作,提升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推广应用家医签约平台,实行点单式、电子化签约,确保签而有约、高效履约、约而有质,不断提高签约服务满意度。织密急救网点,新建施河、顺河两个急救站点。
持续发力增强发展动能。落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要求,重点推进沪淮、宁淮医学合作,带动提升全区医疗服务整体水平。深入实施“强基创优”工程,力争建成1个省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1个省社区医院、1个省基层特色科室、4个市甲级村卫生室,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单位1个。遴选肿瘤、呼吸、消化、感染、检验等一批临床重点科室作为省市级重点专科创建培育对象,加大人才、资金、设备等要素倾斜保障力度和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力争引进卫技人员100名左右、招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30名左右,举办高层次医学论坛、讲座培训20场次,培训1000余人次。
持续发力保障重点人群。突出“一小一特”服务重点,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强化出生人口监测;深入开展“一镇一街一普惠”试点,新增市级普惠托育机构2个、托位100个以上。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和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确保0-6岁儿童眼保健和近视筛查覆盖率达90%以上;完成28500名城乡妇女“两癌”筛查任务。积极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创建老年友善医院,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提高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加大职业病预防宣传力度,强化职业病监管,不断提升职业健康管理水平。
持续发力强化综合监管。严格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规范操作流程,强化工作衔接;督促医共体龙头医院严格履行同质化管理责任,选派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到基层单位挂职或任职,参与质量管理,带动基层管理能力提升。健全完善信用承诺、一次性告知等制度,加大“不见面”审批力度,简化办事手续,优化办事流程。严格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机制,全面完成上级抽查监管任务。积极推进省信用+综合监管、非现场执法和卫生监督在线监督监测试点,常态化抓好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医疗美容等监督工作,持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