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接A1版)

(上接A1版)

从“小宝贝”到“小好汉”

新旅火种薪火相传

这是一部为孩子写、由孩子演、给孩子看的儿童剧。参加表演的除了国家剧团的专业演员外,还有20多名淮安市新安小学的学生,这是该剧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挑战和创新。

两个多月,早上8点起床,8点半吃早饭,上午学习,下午1点开始排练,晚上9点结束……每天重复的排练学习,一句台词说了一百遍,一个位置校准了一百遍,一个动作重复了一百遍,好多个“一百遍”,让孩子们将自己深深融入了这部剧,让他们在舞台上配合默契,也让他们相信——我就是剧中的人。新安小学三年级学生李柏豪和王思懿分别扮演剧中人物“陈默”和“盛盈盈”,这是两个小主角,戏份不少。编剧、导演张颜对他俩评价很高,李柏豪有些淘气,张颜让他“想调皮时就快去睡觉”;王思懿这阵子瘦了一些,张颜让她“一定一定注意吃饭”。第一次联排结束后,所有孩子都很激动地互相讨论刚才的表演。“累吗?”“不累!”所有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秘书长李森表示,为孩子写、由孩子演、给孩子看是该剧的一个创新,特别是让没有受过专门戏剧教育的孩子来演,真正起到了让儿童戏剧之花在孩子们身边常开不败的效果。同时,让戏剧进校园是一个创新,是落实“双减”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生动案例。“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排练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成长、学会了自理、学会了团队相处,这本身就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从中看到了新旅意志品质和精神风貌在新时代青少年身上的延续和传承。”李森表示。

从北京到淮安

新旅足迹坚定前行

从3月18日开始,儿童剧《新安旅行团》主创团队驻扎淮安潜心创排。为了让主创团队心无旁骛地工作,保障剧目在淮安首演圆满成功,我市专门成立淮安首演工作协调组,下设多个小组,各小组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全力保障剧目创排顺利进行。正是有了每一位参与者的全力以赴,克服重重困难,付出艰辛努力,方才成就这场精彩大戏。

淮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祁素娟介绍,剧目创排期间,所有人员在淮安区全封闭工作,该区特别建立“三班一会”制度,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以及学生服务工作。恰逢疫情,从北京来淮的主创团队抵达高铁淮安东站开始,淮安区严格按照疫情防控部署要求,无缝转接,闭环管理,每日进行核酸检测,全封闭排练,确保整个团队的安全。每日召开例会,了解问题、收集问题、解决问题、研判问题是例会主要内容,“事无巨细,有求必应”。淮安区倾情周到、温馨细致的保障工作展现了不一般、不简单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体现了周总理故乡人民的良好形象,得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高度评价。

当年,“新安旅行团”在游学过程中得到过许多领导人、名家、先辈的鼓舞帮助;如今,儿童剧《新安旅行团》的合作创排也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等方面的大力关心支持,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重点项目,纳入2022年度江苏省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重点项目、江苏艺术基金理事会扶持重点项目。

为了让这台剧的影响无远弗届,我市还在新安小学成立中国儿艺艺术实践基地,组建新安儿童艺术剧团,将该剧作为新安小学保留剧目、特色剧目,在师生中长期传习、一代代演下去,还将重走新旅路,在省内、全国巡演,让“新安旅行团”的光辉事迹和优秀品质在新时代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芒,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新旅,从中汲取成长前行的力量。当年,新旅以文艺为武器教育唤醒亿万中华儿女奋起抗争;今天,我市以文艺的形式宣传新旅,这是对他们的最好致敬。

2022-05-29 1 1 淮安日报 content_184075.html 1 3 (上接A1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