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记者 张小燕 通讯员 王晓婧 王晨阳
眼下正是水稻育秧时节,在金湖县金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大棚似“车间”,苗床赛“车床”,一盘盘秧苗争正在生长,一眼望去,葱翠欲滴,生机勃勃。“这就是我们的工厂化育秧,打通了水稻机械化生产‘最后一公里’,助力水稻生产跑出‘加速度’。”合作社理事长龚九海说,工厂化水稻育秧与传统育秧相比,不仅省秧田、省种、省工,而且秧苗生长整齐匀称,秧苗质量得到了提升。
秧好半熟稻,苗好产量高。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转移以及一家一户育秧繁、烂秧多、秧苗品质差的情况,金湖县金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倾力开展工厂化育秧,实行集中连片、统一组织、统一管理,提高技术到位率;实行商品化供秧,与农户签订供秧合同,定好供秧品种、数量和时间,培育适龄壮秧销售给农户。通过工厂化育秧、商品化供秧、机械化栽插,合作社在育秧这一粮食生产主要环节形成产业化,目前已成为全市最大的供秧基地,年作业收入近8000万元。近年来,金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被授予“江苏省特色优势种苗中心”,理事长龚九海先后被评为金湖县劳动模范、江苏省乡土人才,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瞄准短板
探索育秧工厂化
2014年,在系列农业农村政策的推动下,在外从事建筑行业的龚九海萌生回乡经营农业生产的念头。当年4月,他回到家乡塔集镇,成立金湖县金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当时水稻生产在育秧机械化方面是短板,一家一户育秧效率低下,秧苗品质参差不齐。龚九海瞄准这一领域,深入研究水稻种植机械化育秧、插秧技术。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育秧技术层面,龚九海一片空白,但他凭着一股冲劲、钻劲,蹲田间、入大棚,通过外出学习、对比实验、请教专家和老农,逐渐在工厂化育秧技术上取得突破。
2015年,合作社投入资金120万元,建设机械化浸种线1条、流水线育秧平台1个、焊接隔层秧盘暗化箱2000个,购置秧苗转运车(含叉车)20辆,建成了全市第一家工厂化育秧基地。当年育秧池田近300亩,大田栽插服务近3万亩,辐射带动当地100多家农户开展规模化种植,塔集镇水稻机械化插秧率达90%以上。
“五化”模式
推动育秧产业化
2016年,伴随“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创建工作启动,金湖县水稻种植环节机插秧育苗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金源农机合作社团队经过多次试验推广,形成了机械化、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社会化“五化”育秧模式,为育秧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何谓“五化”育秧模式?龚九海这样介绍。
在“机械化”上下功夫。种子浸泡、基土上线等环节,直接运用电机输送种子、基土,减少用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体力劳动强度。
在“工厂化”上求突破。室内工厂化育秧,根据秧苗生长过程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摆脱传统大田育秧受天气、温度等自然条件的束缚。
在“标准化”上做文章。针对水稻品种、播种时间不同等因素,摸索出暗化、练苗温度、时间控制操作标准。合作社研制出10条大田秧盘运输线,改进隔层秧盘暗化箱的出秧方式,研发履带式移动秧盘传送线,申报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4项。
在“规模化”上要效益。目前,合作社育秧中心有120万只秧盘,一次可浸种8万斤。拥有8条自动化育秧流水线,每小时可完成6400只秧盘的播种,一批秧苗可提供近4万亩大田栽插。
在“社会化”上谋发展。育秧基地采用订单作业、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为种植户提供社会化服务,在生产时间安排、品种分布等方面更加科学,产能分配、供应关系更趋合理。
科技赋能
助力全程机械化
经过多年发展,金源农机合作社服务范围从工厂化育秧单一环节延伸至耕整地、插秧、植保、收获、烘干等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目前,合作社拥有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具24台套,服务周边农田6000亩,年作业收入50万元;拥有育秧流水线8条,年育秧100万盘,作业收入1000万元/年;拥有乘坐式高速插秧机35台,对外提供机插服务1.75万亩,作业收入105万元/年;拥有无人植保机10台,服务面积25万亩,年作业收入125万元;拥有履带收割机3台,服务面积5000亩,年作业收入35万元;粮食烘干能力150万吨,年烘干粮食2.2万吨,作业收入6500万元。
2021年,合作社在原两幢4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的基础上,新建一幢3000多平方米的钢架标准化育秧用暗化房,自行设计改造流水线操作平台,装配4组8条自动化育秧流水线,实现浸种、播种、暗化、齐苗等流水作业全部室内完成。
“合作社依靠规模优势,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全县及周边县区300多农户开展规模种植。”龚九海说,合作社常年聘用周边技术工10余人,开展新产品设计制作、农机具维修保养、场地内工程机械操作,每人每年工资收入5-8万元。在育秧农忙时节聘请帮工50余人,工作时间约40天,每人每天收益200元左右,为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富裕发挥了积极作用。